二、白華(壁癌)類型與實際案例說明

        白華形成過程主要是水泥裡的CaO預到H2O,變成水溶性的Ca(OH)2,水分不多時,如果溫度適當而且有空間,Ca(OH)2會含水結晶形成白色粉狀或絲狀的Ca(OH)2nH2O,太乾燥的環境中Ca(OH)2的結晶是無法形成。水分多時,CaO會變成Ca(OH)2溶解在水中,隨水流動,Ca(OH)2溶於水中幾乎是透明無色,肉眼無法看到,若脫水乾燥,會變回CaO出現在材料表面,CaOCa(OH)2間之轉換是可逆反映,主要受環境濕度控制,CaOCa(OH)2CO2結合,會變成較穩定的CaCO3CaCO3是白色固體,常因為混有雜質而呈黃褐色,CaCO3可溶解於酸性溶液如碳酸,CO2會被逐出而回到CaOCa(OH)2。以上反應可反覆進行,首次形成的白華稱為一次白華,若白華被溶解後又形成,稱為二次白華,等等‧‧‧。CaOCa(OH)2及其轉變而成的CaCO3為白華的主要成分,還有其他碳酸鹽類、硫酸鹽類、矽酸鹽類、氯化物等,若干文獻指出CaSO4為另一主要成分[4],但實驗顯示CaSO4並不多。

        以形成環境來區分,白華可粗略分為乾白華與濕白華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