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壁癌產生的原因為何?要怎麼才能完全防止呢?
1.壁癌產生的原因為何?要怎麼才能完全防止呢?
ANS:
壁癌形成條件
白華(即壁癌)形成需要四個條件:(一)有足夠的游離氧化鈣;(二)有足夠的水或濕氣;(三)適當的溫度變化;(四)及成形通路及空間。
(一)游離氧化鈣
水泥富含游離氧化鈣﹝表一﹞,本來就有長白華的最基本要件,甚至硬固水泥內固結型氧化鈣,也有可能因長期曝露在適當的環境條件中而解離出來。
(二)水或濕氣
台灣潮濕的環境,不缺水分,乾燥的地區就不會有白華問題,建築物若較通風乾燥也比較不會長白華,只是一棟建築物不可能沒有死角,而且如廚房衛浴四周或地下室,無可避免的就會很潮濕,雨季裡空氣中的濕氣就夠長壁癌。濕氣進入水泥材料中,會在材料中,往水分少的地方滲透,此滲透行為可以Fick’s滲透理論分析,水分會與鈣質結合形成Ca(OH)2,如果有足夠的空間結晶,尤其是牆面,且溫度適中,Ca(OH)2會慢慢含水結晶長成壁癌,溫度太高或太乾燥時Ca(OH)2容易脫水,不易結晶,開冷氣或除濕機的房裡,可維乾燥不適合壁癌成長,但一旦關閉冷氣或除濕機,水分可在幾十分鐘內,由牆外滲透到牆內,幾天沒開冷氣或除濕機,壁癌照樣長出,若有家具挨著牆壁擺,會造成家具與牆壁間濕氣無法消散,所以家具背後的牆面,容易長壁癌,一般的冷氣或除濕機都解決不了這種現象。有足夠的證據證實雨季中,雨水可透過磚牆外磁磚縫隙,滲入磚牆內部,讓內部磚塊吸水飽和,讓磚塊在雨季過後,維持潮濕達數個月之久。其實房間內衛浴裡的水氣,如果擴散到房間裡面,就夠讓房間變得很潮濕了,夠長壁癌,廚房裡的水氣,如果擴散到客廳,也會讓客廳變得很潮濕了。如果水泥材料有巨觀縫隙,水沿著縫隙滲入,沿路的Ca(OH)2會被溶解,溫度高時Ca(OH)2溶解度較大,若水泥結構內部溫度較高,尤其是太陽曬過的牆壁或屋頂,Ca(OH)2會大量溶於水分中,當鈣質被水帶出到外面,到晚上較低溫時,Ca(OH)2溶解度降低,水過飽和,就會讓部分Ca(OH)2析出沉澱,形成吐白,這種現象常發生在雨庇、女兒牆、蓄水池、花台等外面或下面。或者水蒸發,殘留CaO,CaO與空氣中的CO2結合,形成較穩定的CaCO3,這種現象常發生在蓄水池乾濕交替的位置。
(三)溫度
台灣的氣溫熱時約攝氏30幾度,冷時約攝氏10幾度,適合乾濕白華形成,以致於白華問題嚴正,幾乎所有水泥建築物無一幸免,而成為台灣普遍的問題,大陸型氣候的地區,由於乾燥,不易有白華的問題,緯度高的地區,由於寒冷,也不易有白華的問題,這些地區並不會被白華問題困擾,所以不需投入相關研究,與台灣環境類似的地區,如亞熱帶或熱帶的海島或沿海地區,都有白華的困擾。
(四)通路及空間
水的滲漏及溶出Ca(OH)2需要通路,俗稱“水路”,往往是水泥材料的裂縫或孔隙,被帶出Ca(OH)2沉積在適當的位置,而形成吐白。壁癌形成需結晶空間,水泥材料深處就算符合前三條件,也不易形成。
歸納起來白華的形成,是水接觸水泥材料,在適當的環境條件下,讓Ca(OH)2結晶,或在適當的環境條件變動下,帶出Ca(OH)2,讓CaO析出、變化及累積而成。就臺灣本島而言,臺北縣市,因盆地四周山區森林環繞,濕氣聚集,基隆市因雨水較多,彰化縣因地下水位高,雲林縣麥寮、屏東縣林邊佳冬等常淹水的鄉鎮,都因環境潮濕,白華問題嚴重,壁癌是住家趕不走的夢魘。
針對大自然環境條件,恐怕很難改變,以人為的方法去改變環境條件,是辦的到,但必須付出代價,耗電花錢其實還算小事,無形中不斷增加CO2排放量的代價,恐怕要到環境已被破壞,到無可挽救的地步,麻木的人們才會查覺到事態嚴重。若能從水泥材料下手,改變其性質,使CaO無法析出,才能根本、有效、經濟且環保地解決白華問題。
建築物若防排水有作好,白華題就可以解決一大半,尤其是滲漏吐白,必須先處理滲漏問題,才能根本解決,但白華防治的工作還是要作,因為:
1、水材料是有時效性的,一旦老化就會出現裂縫,發生滲漏而長白華;而一般住戶不會特別去留意防水材料是否已經老化,尤其是屋頂上及地下室擋土牆外。
2、某些位置,如活動性的縫隙,防排水工程很難作好的;如伸縮縫及工作縫。
3、某些設施表面長期與水接觸,卻又不適合作表面防水;如貼岩板的浴室地面、蓄水設施或戶外結構物,其水泥材料根本就泡在水中或經常受沖淋,Ca(OH)2非常容易析出成白華,這類結構物若作表面防水,會澈底破壞其表面原設計的美感。
更詳細情形請參照本公司網站所設立 " 壁癌專欄 " 相關資料。